【設計師在「線條」中挖掘出可能性】
「線條」對設計人來說可是相當重要的元素, 在香港地狹人稠,為了爭取更多的空間,很多設計師也用線條做出新的創意。 為保留家居空間感,室內設計師更需要在三維空間與設計之間加入不少錯視藝術。
而事實上,這是一種視覺魔術,例如透過玻璃,光線以及顏色運用令到家居出現不同變化。其實室內設計某程度上是憑藉人類大腦產生的一些錯覺,創造一個個立體奇幻空間。
雖然有些不合邏輯,今天就帶給大家了解幾個【視錯覺 Optical illusion】的例子,帶大家重新認識線條為世界所帶來的視覺效果。
【視錯覺 Optical illusion】
視錯覺是指通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規律等手段,製作有視覺欺騙成分的圖像進行眼球欺騙,引起的視覺上的錯覺,達到藝術或者類似魔術般的效果。
視錯覺一般被分為:圖像本身的構造導致的幾何學錯覺;由感覺器官引起的生理錯覺;以及心理原因導致的認知錯覺。特別是關於幾何學的錯覺,以其種類多而廣為人知。
– Checkershadow Illusion棋盤陰影:字母A與字母B所在方格實為同色。
幾何學錯覺
視覺上的大小、長度、面積、方向、角度等幾何構成,和實際上測得的數字有明顯差別的錯覺,稱為幾何學錯覺。最早開始研究幾何學錯覺,是在1855年Oppel所發表的分割距離錯覺;即沒被分割的,看起來比分割的面積來的小。
Hering illusion赫林錯覺
Jastrow illusion賈斯特羅錯覺
生理錯覺
主要來自人體的視覺適應現象,人的感覺器官在接受過久的刺激後會鈍化,也就造成了補色及視覺暫留的生理錯覺。由於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色光所組成的,所以任何兩種色光加在一起可成為白光者,這兩色就互為補色。
而視網膜上的細胞受某種色光刺激後,會對該色產生疲勞,所以在視線離開該色後,該部分的細胞暫無法作用,而未受刺激的另一部分細胞開始活動,因而產生另一種視感,也就是補色的殘像。另外還有因為視覺疲勞而產生的視覺暫留現象也是,視覺暫留現象就是現今動畫的原理。
認知錯覺
這主要來自於人類的知覺恆常性屬於認知心理學的討論範圍。
圖地反轉:圖地反轉的現象,因為人的知覺具有組織性,會想辦法將視覺對象由背景中獨立出來,這個獨立出來的部分即為「圖」,周圍的部分則是「地」,這是由E.Rubin提出來的,有名的作品「魯賓之盃」則是研究圖地反轉的代表作。
易成為圖的條件:面積小、水平或垂直、位於下方、往上突出比往下垂直容易、單純的形、反覆的、被包圍的、有動感的、對稱的、密度高或有質感者、紅色波長的顏色。
鴨兔錯覺:由於人類對於已知物體的認知來自於特徵及主要輪廓的記憶,人腦會自動的將和腦中印象相似的形狀及物件做比對來判讀並賦與圖像的意義,所以只要該圖具有人腦中對該物的主要形象就會做出判讀,在不破壞主要認知特徵的情況下再加上另一個特徵,就會造成大腦的誤判,同類有名的創作者還有達利。
Fraser spiral illusion弗雷澤圖形- Hermann grid illusion赫曼方格
Chubb illusion Chubb錯覺: